不可盲目跟风“区块链”
2016-09-01 09:40
本报记者 姜业庆
“现在最担心的是如几年前对P2P的呼吁一样,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IFC1000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创始会长、中国互联网(爱基,净值,资讯)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在近日召开的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双周论坛上如是说。黄震是针对目前市场上热炒“区块链”的现象发出感叹。区块链被用作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来说已经有将近十年时间了,从技术上来讲并不“新”,只是对于受众来说觉得很新鲜。
区块链,如今正在被视为下一代颠覆互联网的技术。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分布式、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是区块链的标签,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场景,而且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中国完全可以弯道超车引领世界。
但是,前央行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露出他的担心,“生于互联网,死于区块链”,如果不把握住区块链的新机遇,中国很有可能在下一轮浪潮中出局。 黄震也表示,区块链实际是P2P主网分布式结构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但很多人认识不清楚,也讲不清楚。现在区块链的热潮已经超过了当年P2P的热潮。舆论的热炒、媒体的热炒造成盲目跟风,使行业产生了一定泡沫。
可以看到,受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热捧,区块链仍在持续升温。但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性能低、单位时间内交易频次少、技术应用生态环境缺失、相关应用案例不足以及假借区块链名义的骗子横行等诸多问题。专家表示,现在区块链的乱象不亚于当年的P2P的乱象,最近盗用区块链的名义、打着区块链旗号的骗局一个连着一个,而且这一次的骗局比以往的骗局都来得猛烈,就是全球联合作战,坑蒙拐骗。
黄震坦言,当前很多人并没有弄明白区块链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所以这种“热”也带有一种不健康的倾向,如果再这么热下去,就会“生病”,需要我们适当地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当前区块链的很多内容都是流于表面,真正实实在在有创新的内容很少,真正实际解决问题的速度很慢,同时监管层出台的政策和法规也很慢,导致中间出现时间差、认识差,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事实上,如何正确看待当前区块链出现的问题和风险,也已经成为业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当前区块链技术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再很少被提到,但这是区块链应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也是很基本的问题。”火币网CTO程显峰指出,区块链至少要达到每秒上万笔这个级别的性能,很多场景才有它的意义。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开发应用中存在信息安全保护、技术生态建设、性能提升、智能合约规范与映射五方面问题亟待解决,还需要在应用探索中应多务实、多实验。
不过,针对未来的应用前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金融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冯科则表示,区块链未来在国内应用可从征信、支付等基础服务领域开始探索,通过具体应用场景将区块链融入到基础服务是一个发展方向;同时,在低信用的国家里面,利用高技术解决征信问题,是值得认可的一个区块链应用思路。未来,区块链在人民币国际化中或将扮演重要角色。
“在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像‘一带一路’上的国家,他们还没有进入到互联网金融时代,这些领域有可能是区块链更大的机遇。”太一云科技董事长邓迪表示。